嘉興海寧經濟開發區:唱響“三生融合” 崛起高品質產業新城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3/25 9:24:04
(原標題:海寧經濟開發區:唱響“三生融合”,崛起高品質產業新城 陳瀟奕、林鋒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錨定新的時代坐標,我省掀開了美麗園區創建的新熱潮。美麗園區建設是園區在新時代開放平臺建設的目標追求,作為首批入圍創建名單的海寧經濟開發區,更是奮勇爭先,全面奏響煥然升級的集結號——“三生融合”同頻共振,不斷集結優質項目矩陣,吸引新興產業、項目、人才落地生根、交相融合,營造高質量“朋友圈”,構筑創新創業“生態圈”,在蓄勢動能上唱響“數字強音”,崛起一座“三生融合”的高品質產業新城。
時間無言,改變有聲。踏響時代的節拍,海寧經濟開發區以美麗園區創建為契機,構筑起層次更高、能級更大的產業發展平臺,蝶變新生,一個內外兼修、水清岸綠、產業優美的美麗園區款款而來,全景勾勒出對外開放活力美、生產生活特色美、綠色生態環境美、數字信息智能美、高端創新結構美、營商環境服務美的六美圖景。
對外開放 打造項目招引聚能環
縱覽海寧經濟開發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每一次跨越,都在現實突圍中留下了深刻印記。灣區兩翼,錢江北岸,它是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協作發展的風向標,是新興產業崛起的好望角,是逆風翻盤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驗田,是各類高端資源要素集聚、活躍的更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
走進漕河涇海寧分區,園區入口處是天貓小店、西式咖啡吧,內部是現代風格的建筑與優美綠化交相輝映,一座名副其實的“花園式產業園”躍然眼前。
“十年前,這里還是一塊不起眼的園區用地,沒什么人氣。”家住城北的市民楚晶晶見證了漕河涇海寧分區拔地而起,“如今這里道路齊整、車水馬龍,一派活力無限的新氣象!”
去年,漕河涇海寧分區被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致力打造省際合作示范園區。2019年12月17日,海寧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簽訂深化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深層次來謀劃推進新一輪戰略合作,圍繞打造新示范項目、推進國際化發展、推動科創資源融合、構筑最優營商環境、爭做改革試驗田等五方面,聚焦“一體化、高質量”,以產業協同發展為核心,以平臺合作共建為重點,以資源互融互通為抓手,加快推動產業跨區域深度對接、集群發展。
長三角一體化東風勁吹,放眼海寧經濟開發區的產業版圖,這里已經逐漸形成了時尚產業、裝備制造及電子信息兩大核心產業快速發展的新格局,特別是以泛半導體產業為核心的戰略新興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
從一片荒蕪中拔地而起的泛半導體產業園,彰顯著海寧經濟開發區問鼎新興高新產業的雄心和底氣。隨著泛半導體產業不斷壯大,區(街)加速走進“芯時代”,被譽為一次頗具膽識和遠見的瞭望。
高能級產業平臺不斷夯實、云集,進一步鑄造了海寧經濟開發區跨越式發展的強磁場,筑巢引鳳,更多的“大高好”項目紛至沓來,加速拓寬了開發區的“朋友圈”,提升國際化競爭力。中法產學研合作園區、時尚創意產業園、漕河涇科技綠洲等“園中園”建設發展,開發區產業不斷“強鏈、延鏈、補鏈”,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科技水平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吸引了哈工智能、與德通訊、日本鐵三角等一批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落戶投資、建立合作,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轉型升級 釋放數字產業新動能
乘著工業化浪潮,數字經濟來勢迅猛、席卷而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下,位于海寧經濟開發區的眾多“弄潮兒”在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等顛覆性、戰略性技術上發力,數字賦能,助力工業強市下好“先手棋”。
在海寧經濟開發區漕河涇路西側,一幢幢頗具現代風格的方形建筑拔地而起,灰白黑的色調凸顯出現代建筑的獨特氣質,這里是正在建設的“泛半導體產業園”,去年完成投資超10億元,開工面積超52萬平方米,完工面積達20萬平方米,海寧泛半導體產業規模集聚效應顯現。
作為海寧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一環,去年全市泛半導體產業引進優質項目29個、總投資201億元,中科院等3家半導體技術研究院落戶。
泛半導體產業、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引人關注,它的熱度不僅停留在紙面上,更體現在一家家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車間中、一臺臺智能高效的工業機器人上,以及智慧海寧的春風化雨之中。
數字化技術重塑傳統生產鏈,在海寧經濟開發區可窺見一斑。駛過漕河涇路兩側,只見廠房林立,海寧哈工現代機器人有限公司就暫時“落腳”在這里。據介紹,該公司是由江蘇哈工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與韓國現代重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寧共同投資設立的機器人本體產業化項目。
公司董事長高強表示,他們的產品主要用于汽車生產企業,助力推進國內汽車生產企業駛向智能制造快速通道,同時也有一部分會銷售給工業企業,他說:“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都在進行智能化改造,改變原有生產鏈,引入智能化生產,工業機器人在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并且,哈工現代的這一條生產線還采用部分機器人造機器人模式,大大減少人工成本。等哈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項目建設完成,到時將安裝10條生產線,采用機器人造機器人模式。
與此同時,在海寧經濟開發區還有眾多皮革企業,通過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皮革制造業融合,進一步引導皮革制品企業開展“機聯網”“廠聯網”試點建設,打造一批“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老樹開新花。
積極擁抱數字經濟,海寧經濟開發區以“數字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數字化”為數字經濟發展主線,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突出產業培育、強化數字融合,大力培育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新體系,把發展數字經濟當成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一招”,努力將這“關鍵一招”變為“制勝一招”。
產城融合 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各地競相發展的今天,區域之間的發展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營商環境的比拼。而美麗園區創建的初衷,就在于多維度提升開發區的營商環境,提升“含金量”。
隨著海寧經濟開發區與海昌街道的深度融合,這片創新高地呈現“引擎效應”,以如詩如畫的生活美讓“企業在城中,城中有企業”成為現實,讓產城融合不斷向高品質融合推進,叩開了打造現代化城區之門。
如今,站在鹽湖公路旁,遠望可見有序排列的現代民居,旁邊則是開闊的池塘連著片片農田,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區(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率先開工,吹響了全市進一步優化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用地空間布局的號角。
“此心安處是吾鄉”。區(街)強化規劃引領,推動區域三年發展規劃修編,啟動實施國家級高新區申報,全力推動平臺擴容提質,啟動實施入城口、入區口美化、主干道路兩側亮化美化及道路標志牌規范建設等工程,美麗園區建設成效初顯。通過大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著力打造橫山萬畝特色區塊,不斷完善城北交通路網建設,文苑北路、谷水路等主干道路建成通車,開發區中心幼兒園建成并投入使用。萬象更新,綠色家園入畫來。人們在這里生活工作越發便利、舒心,一面享受著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速度與激情”,一面享受著山水相依、田園生活的“品質與安詳”。
工作環境的提升,能夠進一步提升員工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這也應和了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總結出的一個定律:你給員工快樂的工作環境,員工給你高效的工作回報。
坐落于海寧市經濟開發區的浙江上格時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2014年搬入新建園區。在園區外觀設計上,公司打破了傳統的設計模式,將時尚的理念融合到整個園區的建筑外觀之中。整個園區以黑白色調為主,結合鏡面設計,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極富現代感。
漫步在園區內,讓人心曠神怡,沿著圍墻以及機動車行駛道,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這些綠化都由專業的園林綠化公司定期、定時維護、保養,讓整個園區一年四季都有綠色,帶給大家愉悅的心情。”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在海寧經濟開發區崛起了越來越多高顏值的園區和廠房,萬物工場采用原始粗獷的工業元素詮釋渲染,保留舊廠房本身的工業元素,融合現代設計,散發出率性不羈的工業風;浙江針永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打造全新智慧工廠,一幢龐大的鋼結構建筑映入眼簾,外墻上架筑著一個蜿蜒曲折、好比針織走線似的紅色樓梯,十分新潮……打造空間新布局、提升生活新質感,海寧開發區仔細雕琢著“生態、生產、生活”三者之間的邊界,讓三生相融相生成為園區新常態、新風采。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伴隨著春的腳步,行走在城北,撲面而來的是強勁的發展氣息,滿眼盡是生機與活力。正積蓄著蝶變力量的泛半導體產業園已基本建成,持續智造革新的東區“智慧港”實現新舊動能高質量轉換,不斷完善的教育醫療與交通出行讓區(街)安心安穩地發展壯大……鍛造新的時代成色,海寧經濟開發區以美麗園區創建為契機,聚合發展的強勁勢能,放飛新的想象力!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