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桐鄉打造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區域集群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5/26 17:18:55
(原標題:桐鄉打造長三角高質量發展區域集群 記者:沈曉顏 通訊員:徐瀟卓)
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進程中,因產業集聚而產生的效應已越發明顯。
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的桐鄉市,集聚著一批來自上海、杭州、江蘇等地的產業項目,并在此茁壯成長,成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我們在安徽合肥布局了原料生產企業,在江蘇南通發展臨港產業,在舟山入股綠色石化企業……未來兩年內,我相信企業的原料將不再依賴進口,在長三角范圍內就可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位于桐鄉市的桐昆集團副總裁、董秘周軍告訴記者。
打通長三角產業鏈 勾畫發展“新版圖”
今年1月2日,在江蘇省2020年全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南通市分會的現場,總投資200億元的桐昆聚酯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的開工標志著桐昆集團產業鏈布局從臨河逐漸走向臨海。
為何要將項目的地址選在江蘇南通?“原材料的運輸需要通過海運,而南通緊鄰洋口港,在區位優勢上占據了先天優勢。”周軍說。
據了解,該項目將形成年產500萬噸PTA、240萬噸聚酯長絲的生產規模,全部投產后預計產值可達350億元,利稅為35億元。
除了在江蘇布局產業鏈之外,桐昆還將目光瞄準了安徽。
去年12月5日,由桐昆控股集團和上海寶鋼氣體有限公司共同建設、分別投資的年產120萬噸乙二醇及配套合成氣項目,在安徽省廬江龍橋工業園區舉行開工儀式。
選擇安徽也得益于長三角天然的地緣優勢與產業協同。“工業園區內正好布局了電廠,附近的巢湖還具備內河港口。”周軍向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后,聚酯紡絲的原材料將可以直接通過內河航道運抵桐鄉的生產基地,相比普通的陸路運輸,運輸成本可降低50%左右。”
有了這兩個項目的加持,桐昆的聚酯紡絲產業將實現原材料供應的優勢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進一步鞏固桐昆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
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打造區域“新引擎”
2008年底,因看中了桐鄉的物流、人才、項目實驗優勢,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桐鄉成立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以項目公司形式啟動風機變流器產品的產業化工作。
“在桐鄉發展的最初一段時間,這里的產業集群效應并不明顯,但隨著近年來桐鄉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以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逐步崛起,也為企業間的合作創造了契機。”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永鋒說。
近年來,海得新能源與桐鄉的科熱電氣、昊天偉業智能家居、合眾新能源等企業開展變壓器、風力發電點流體、驅動器等產業配套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部分原材料的供應鏈體系。
此外,海得新能源與江蘇的產業聯系也越來越緊密。“過去,企業所需要的開關、電熔、半導體等電子元器件很大一部分依賴寧夏地區的企業,現在,這些原材料在蘇州就能采購完成,便捷的物流條件為企業降低了生產周期,提升了運營效率。”張永鋒對記者說。
更大的優勢在于,產業集聚效應的擴大,為企業“準時生產制”的實現奠定了基礎。“過去,因為距離遠,企業往往一次性采購大量的電子元器件,不僅占用了庫存,還占用了大量資金。”張永鋒說,長三角一體化下的產業協同發展,讓企業間的溝通更加便捷,原材料的采購也更加合理。
為創新驅動添動力 打造人才“新高地”
“對人才,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你若能來,桐鄉必不負你。”“愛‘才’如命,求賢若渴的桐鄉渴望來自全球的高端人才匯聚于此。”……近年來,桐鄉將人才視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持續深化人才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下至企業,對人才的尊重與渴求濃厚了桐鄉的科研氛圍。“預計在明年年底,我們桐昆總部將進行搬遷,現在的總部大樓可以作為企業科研人才的辦公場地,搬遷后,他們可以在市區工作,再也不用來回奔波了。”周軍對記者說。
經過三十多年的創新發展,目前,桐昆集團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博士26名,高級以上職稱55人,外聘院士專家3名。
上至政府,桐鄉出臺一系列人才優惠政策,更高水平實施人才集聚行動。5月17日,“烏鎮院士之家”開家暨院士嘉興行活動正式啟動,18位海內外院士成為首批“進家院士”。
“這個引才聚才平臺的啟用,將促進高端人才資源、產業要素和科技金融要素的高度融合,成為桐鄉打造國際化全域創新之城戰役的主陣地。”桐鄉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烏鎮·院士智慧谷建設運營,這里將成為立足桐鄉、服務嘉興、輻射長三角的院士高端人才聚集地、未來產業策源地、服務新高地。
近年來,桐鄉陸續舉辦海外高層次人才桐鄉行、2019(首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2019中國浙江星耀南湖·長三角精英峰會等活動,廣泛宣傳桐鄉人才政策和創業創新環境。2019年11月,桐鄉還出臺《關于更高質量促進人才創業創新的若干舉措》,圍繞數字經濟“一號工程”、鄉村振興等國家、省重點戰略領域,進一步加大人才引育政策強度,實現人才政策再次優化升級。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