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順勢而為創一流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6/8 10:03:09
(原標題:杭州高新區(濱江):順勢而為創一流 張留、宋桔麗、周建江)
過去30年里,錢塘江翻涌而過的每一道波浪,都見證著錢江南岸一片不到浙江千分之一的土地,成長為高新產業閃耀國際的創新創業高地,涌現了阿里巴巴、吉利、海康威視、新華三、網易、大華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
過去一年里,這片土地把參與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對接全球高端創新資源的重大機遇,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全國數字經濟最強區、新制造業計劃示范區,加快建設長三角數字科技創新中心。
它,就是杭州高新區(濱江)。
今年,是杭州高新區成立30周年,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東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新三十,搏擊一流,順勢而為,逆勢而進,勇當窗口,杭州高新區(濱江)再出發!
能級之爭
關鍵詞:先
世界在改變、機遇在變幻,在發展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經濟新常態下,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新區已成為大城市的普遍共識,不少城市甚至集全市、全省之力發展高新區,你追我趕、百舸爭流的態勢非常明顯。
這是因為高新區的發展,始終與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同頻共振。全國169個國家級高新區,肩負著“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使命,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的科技新城。
在高新區“國家隊”中,杭州高新區(濱江)走在前列,被科技部列入了全國創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計劃序列。在這場“王牌對王牌”的競爭中,已經先人一步,正在加速快跑。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區域一體化發展跑出加速度。作為我國經濟最為繁榮活躍的地區之一,這里各類創新產業要素密集,各類優質資本聚集,各類超級企業云集,一場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正進一步整合區域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位于長三角金南翼的杭州搶抓機遇。去年7月,杭州市委全會審議通過《關于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全面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杭州提出,堅持全市域全方位推進,全面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使杭州成為長三角南翼強勁增長極,為進一步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為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隨后召開的濱江區委全會提出,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用好用足高新區先行先試的優勢和改革創新活力,充分發揮相對完整的數字經濟產業鏈條、成熟的產業政策體系、活躍的創新創業人才團隊以及多層次的創新機構等優勢資源作用,在干事創業中創造高新區(濱江)的美好未來,力爭成為長三角南翼最強勁、最活躍的發展節點。
這個節點,是浙江“創造力第一區”。4月21日,浙江省首次發布《浙江省創造力十強縣(市、區)榜單》和《浙江省創造力百強企業名單》。榜單中,杭州高新區(濱江)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有效發明專利量、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均處于領先位置,綜合創造力位列全省第一;進入創造力百強的企業多達18家,前10強占7家,數字創造力優勢盡顯。
這個節點,是浙江“城市能級第一區”。人民日報社《國家治理》周刊對浙江56個市(區)進行城市能級排名,以期為浙江大都市區建設和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支持,助力長江三角洲地區更好建設成為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該項榜單選取了區域影響力、競爭力、支撐力、吸引力和創造力等維度,杭州高新區(濱江)同樣名列榜首。
這個節點,是浙江“資本第一區”。4月29日,在杭州高新區(濱江),迎來一次特殊的敲鑼儀式——浙企杭州光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與上交所連線,在科創板“云上市”,成為了科創板第100家上市企業。至此,杭州高新區(濱江)再增一家上市企業,上市企業總數由50家上升到51家,浙江“資本第一區”再添硬核實力。
發展之進
關鍵詞:穩
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杭州市高新區(濱江)規上工業增加值在一季度同比增長1.2%的基礎上,4月再發力,實現今年前四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2%,杭州第一、全省領先,且呈現加速上漲態勢。
“不容易。”這是很多人對杭州高新區(濱江)工業增加值正增長的評價。橫向來看,在整個長三角,該區工業經濟不僅率先恢復,增速也大大超過了兄弟城區;縱向來看,該區工業運行效率已經大大超過去年同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過去年同期7.5個百分點。
順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是一場長跑,不能看一時之力,要看長久之功。5月27日,杭州高新區(濱江)舉行全區“爭先進位”工作大會,為即將到來的“長跑”標定方向。杭州高新區(濱江)黨委主要負責人強調,要進一步找差距、挖潛力、補短板、強優勢、減夾角,每項工作、每個指標明確牽頭部門、時間節點、目標任務、工作職責,確保落到實處。爭先進位,不能空喊口號,而是要立足實際,通過對標審視,科學確定目標任務;通過問題導向,系統謀劃方法路徑。
重點處理“三對關系”,系統謀劃高質量發展藍圖——
把握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強化力爭一流的目標。今年,杭州高新區(濱江)將在戰略上高點定位、保持定力,以長遠眼光看問題,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圍繞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目標愿景,謀劃好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的四梁八柱;同時,戰術上立即行動、穩扎穩打,聚焦當前考核重點,分解好年度考核目標任務,強化一流的意識,爭創一流的業績。
把握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強化改革創新的路徑。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實踐過程中,從重視自主創新、培育核心技術,重視人才生態、涵養創新能力,到重視產業集聚、聚焦高新技術,杭州高新區(濱江)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該區將創造新形勢新目標下的新方法,在內容上做“加法”,在流程上做“減法”,強化數字賦能企業服務和社會治理等具體工作,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把握“高新味”與“濱江味”的關系,強化立行立改的作風。高新區(濱江)既是因產業而生的高新區,又是因城市而興的濱江區,要一手抓行政區建設、一手抓高新區發展,在工作中既要注重基層基礎,增加“濱江味”,不斷優化濱江區的城市功能;同時又要突出關鍵優勢,產業發展要多點“高新味”,以高新產業集聚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兩區合一的特色和優勢。
緊盯目標“爭先進位”,持續增強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基礎——
加大主體培育力度,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梯隊。今年,高新區(濱江)力爭新注冊企業1萬家,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0家以上,力爭新增在境內外上市企業8家以上,繼續擴大上市企業“杭州高新板塊”,上市企業早日達到100家。
聚焦關鍵技術,布局一批重大科研設施和創新平臺。在高標準建設北航杭州創新研究院和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的基礎上,探索科研成果潛力釋放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新機制。同時,緊盯全球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布局基礎前沿和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推動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領域前沿科技的基礎研究,開展5G無線網絡虛擬化、新型組網、機器類通信等關鍵技術攻關。
突出開放創新,提升創新資源全球配置能力。今年,高新區(濱江)海外高層次人才有望凈增1700人,新引進人才總數有望達到3.5萬人,繼續維持高位運行。在知識產權工作方面,該區將力保有效發明專利授權數不低于19250件、注冊商標數不低于32750件。
深化體制機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杭州高新區(濱江)將把富陽特別合作區作為提升杭州中心城市優化資源配置能力的“特別解法”,作為浙江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發揮比較優勢的“特別實踐”,向長三角乃至全國輸出杭州跨區域協同的“特別成果”。作為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先行先試,開拓創新,爭取為實現“一區多園”積累更多的實踐,也為其他國家高新區輸出可推廣可復制的成功做法和經驗。
一體之融
關鍵詞:合
地緣相近、習俗相通、市場相連,相似的基因鑄就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最初的雛形。但區域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產業發展協同性有待提升,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尚未形成等問題開始顯現。如何真正成為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
去年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把參與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高新區(濱江)對接全球高端創新資源的重大機遇,以“東融上海、西接合肥”為戰略方向,深度對接上海張江科學城,與中科院上海分院、合肥高新區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全方位緊密型合作關系,全面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格局,通過對接滬皖創新資源,全面開展人才合作、創新協同和產業融通。
突出重點、分層分類,多點融入上海高端人才資源平臺。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龍頭,上海高端院校和海外高層次人才集中。去年以來,杭州高新區(濱江)充分挖掘上海名校資源集中的優勢,與上海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3所高校建立引才合作關系,利用“相約在高新”政校企人才交流平臺進行交流推介。在三所名校推介帶動下,2019年簽約上海35所高校316名應屆畢業生。同時,充分利用在杭創新創業的比較優勢,該區成功引進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院長,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倪軍,以及在張江科學城創業的易兆微電子和廣芯電子等海外歸國團隊。
精準聚焦、深度合作,對接“一院”探索創新資源融合發展。去年,杭州高新區(濱江)與中科院上海分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服務網絡、企業科技服務、天使投資基金設立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共建中科院上海分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杭州)。目前,該中心已經完成選址,中心定位為“技術轉移和服務平臺”,將進一步與高新區(濱江)合作建立“中試化產品與技術轉化平臺”和“科技創投融資與產業化平臺”,從而構建“三位一體”協同創新體系。同時,高新區(濱江)已經與院方多次對接,達成高度共識,將在院地合作新機制、成果轉化新模式、產業培育新方法等方面展開積極探索,通過“產業需求牽引技術研發”“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雙輪驅動,致力構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生態系統。
放大格局、先行先試,對接“三區”探索創新資源協同發展。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園區聯盟、集成電路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杭州高新區(濱江)通過和上海張江高新區、合肥高新區以及富陽區的區域協同合作,積極參與長三角產業園區聯盟建設,積極參與國家高新區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九城市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新平臺建設,積極推進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建設,探索區域合作的體制機制,通過人才、技術和項目資源的輸出,強化兩區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市場統一、制度安排等領域的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力爭率先為長三角產業融合協同創新發展、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濱江樣板”。
主動走出去,跑出加速度。接下來,杭州高新區(濱江)將圍繞“長三角國際化人才生態高地、長三角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基地、長三角數字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定位,通過以點帶面,全面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實現營商環境、科創發展、企業服務、人才保障、公共服務一體化有效銜接,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積蓄新動能。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高新區(濱江)打造直播產業第一區(06/10)
- ·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10個項(03/18)
- ·杭州高新區(濱江)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03/16)
- ·杭州高新區(濱江)全面推進企業服務“互(03/12)
- ·杭州高新區(濱江)開創“一園四區”新局(01/20)
- ·杭州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01/20)
- ·杭州高新區(濱江)全面邁進建設世界一流(01/02)
- ·杭州高新區(濱江)加快研發型人才培養再(11/19)
- ·杭州高新區(濱江)定下新目標 2035年建(11/18)
- ·杭州高新區(濱江):打造“沒有圍墻的孵(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