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臨平新城:“接滬融長”之路再提速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9/9 9:41:32
(原標題:臨平新城:“接滬融長”之路再提速 記者:陳堅 通訊員:虞倩)
今年7月1日7點01分,余杭-上海首趟始發列車G7556次準時從余杭高鐵站發車,沿途經停桐鄉、嘉興南、松江南車站,行駛時間62分鐘。8點03分,列車到達上海虹橋站。
余杭-上海首趟始發列車的開行,更好地滿足了兩地城際通勤的需求,是余杭打造“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橋頭堡的又一重大舉措。
作為橋頭堡的“入口處”,臨平新城近年來進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夯實產業基礎、拓展承載空間,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接滬融長”的先鋒隊、排頭兵,為構建產城人融合的現代化新城奠定扎實基礎。
做優環境 夯實城市配套基礎
滬杭高速公路臨平段改建工程正在緊張施工,與之相交的迎賓路剛剛完成提升改造,通過設施完善和景觀提升,已成為一條都市縱軸線。由此往南不到10公里,一個占地206畝的城市生態水景公園豐收湖公園已驚艷亮相,成為臨平新城南大門的“城市綠肺”。
除此之外,余杭亞運場館(區體育館)已完成60%的建設量;與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深度合作的華師大二附中杭州信達學校已建成,將于10月投用;良熟九年一貫制學校、喬司第二中學、三角小學均在今年第二季度啟動建設……
臨平新城管委會副主任張志偉說,包括已建成的余杭大劇院、東湖公園、迎賓公園等一批項目,臨平新城大力實施交通、學校、文體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接滬融長”打下了堅實的城市配套基礎。
筑巢引鳳 演繹“產業蝶變”故事
去年8月,“秒優科技”從上海遷到臨平新城,這是一家為服裝行業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工業互聯網小鎮僅半年后,員工從50余人發展至300多人,業務量同比猛增100%,預計今年營收將達3億元。公司創始人、CEO羅建軍說,“秒優科技”創立的第11個年頭,我們在杭州迎來了發展新階段。
位于臨平新城核心區的工業互聯網小鎮,規劃總面積80萬平方米,首期啟動30萬平方米。圍繞“打造面向長三角地區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聚集區”目標,阿里云supET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浙江分院“兩大引擎”先后落地,集聚5G技術、信息軟件、工業App、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服務商,致力于打造工業互聯網國家級平臺。
截至目前,小鎮已引進知名服務商40余家,集聚相關領域人才近400名,計劃三年建成8個行業級平臺,輻射帶動長三角區域制造業發展。
近年來,臨平新城依托工業互聯網小鎮、藝尚小鎮等產業平臺,聚焦工業互聯網、數字時尚和電商產業,吸引了一大批來自長三角地區的優質企業入駐,已成為長三角產業轉移承接地,正演繹著一個又一個“產業蝶變”的故事。
“一軸兩翼” 打造產業承載空間
2019年11月4日,杭州余杭(上海)產業合作懇談會在黃浦江畔召開,120余個知名機構、近300位客商代表參加,臨平新城長三角企業創新研發總部基地正式發布。
長三角企業創新研發總部基地以供地與供樓相結合的模式,規劃“一軸兩翼”空間布局,以迎賓路創新走廊為主軸,規劃南北一主一副兩個中心,布局東西兩翼承載空間。“一軸”規劃空間達660萬平方米,“兩翼”儲備土地1500畝,用于承接長三角戰略創新資源。
目前,建筑面積達46萬平方米的長三角數字科創園正在火熱建設中,園區招商和運營等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中,預計將于明年6月正式啟用。占地64畝的長三角(杭州)高層次人才創新城建設已于6月啟動。此外,長三角區域(余杭)校地合作聯盟1月在臨平新城成立,與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20余所長三角地區的高校合作,建立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主陣地,各種創新創業路演、高新技術產業成果對接交流會紛紛舉辦,促成一批項目落地。
“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長三角優質企業落戶臨平新城。”張志偉說,臨平新城將緊緊抓住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機遇,自加壓力、積極作為,主動承接長三角特別是上海城市產業、技術和人才外溢,探索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深度對接新模式,真正實現“1×N>N”的效益。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余杭晨報
相關閱讀:
- ·杭州臨平新城樓宇經濟結碩果 9家重點樓(09/29)
- ·杭州臨平新城樓宇經濟節節高 前5月入駐(06/19)
- ·25個人才項目“云”落地杭州臨平新城(05/09)
- ·杭州臨平新城加快工業互聯網新基建進度(04/14)
- ·杭州臨平新城八大重點項目“踏云而來”(03/27)
- ·長三角數字科創園22億元打造未來杭州數(03/25)
- ·杭州臨平新城:工業互聯網小鎮“危”中(03/18)
- ·杭州臨平新城:全力提升城市發展新能級(01/19)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造“南融主城”新格局(12/13)
- ·杭州臨平新城:“靚”出新城活力天際線(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