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鳳來棲”到做優產業生態 “國際濱江”的吸引力是如何“煉成”的?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11/5 10:16:13
(原標題:“國際濱江”的吸引力是如何“煉成”的? 記者:孟嬌 通訊員:肖鱈桐、張俊)
應改革開放浪潮而生,杭州高新區三十年來,不但承擔著為改革和創新先行先試的使命,“開放”也是時代賦予它的命題。
上世紀90年代,杭州高新區剛剛起步,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招商引資顯得尤為重要。
這四個字,也是最早試水于開發區的開放發展手段,如今已經貫穿于全國各地區域經濟發展的脈絡之中,而在三十年的“高新實踐”中,杭州高新區也早已形成“人才帶技術、技術帶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的獨特發展路徑,不僅引進了東方通信、網易、華為、賽諾菲等“頂天立地”的大項目,也培育了一大批“鋪天蓋地”的小項目豐富其產業生態。歷年來,杭州高新區累計引進博世、諾基亞、三星、惠普、思科、英特爾、運通、高通、日本富士通、NTT等38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
招商引資考驗的是一個區域的真實魅力,不斷豐富的產業生態、不斷提高的城市能級、不斷集聚的人才和高效優質的“高新服務”……點點滴滴構成了“國際濱江”風姿綽約、內外兼修的吸引力。
從“引鳳來棲”到做優產業生態,“國際濱江”不斷提升“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以開闊的胸襟,積極擁抱世界。
三十年來,“金鳳凰”為何紛紛來棲?
每當有外商到錢江南岸的杭州高新區考察,區里的招商人員總會向他們介紹,在這片土地上崛起的現代化高樓、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和美麗的城市形態,都是在2000年以后蛻變而生的。
“一說到這兒,外商常常發出‘Unbelievable(不可置信)’的贊嘆!”高新區(濱江)商務局的負責人說,這不僅是對“高新速度”的驚嘆,也是對這座科技新城發展潛力的認可。
事實上,早在杭州高新區在江北起航時,杭州高新區便以其優越的政策吸引了不少“金鳳凰”紛紛來棲。那時候,不少好項目慕名而來,高新區的招商工作主要是幫助項目團隊做好“企業不擅長的事”,比如注冊、審批和服務工作等。
當時高新區管委會只有幾十人,但就是依靠“小政府、大服務”的機制,企業通過高新政策扶持和政府高效服務“如魚得水”,正是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氛圍,推動了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催生了人才溢出效應,也打響了杭州高新區招商服務的品牌。
在杭州高新區,有一群“永不下線”的招商團隊,只要人才和企業有需求,服務就永遠在線——“幫忙不添亂”“高效”“周到”已經成為“高新服務”的標簽。
服務好口碑,發展好前景,也讓杭州高新區不斷引來“鳳凰”筑巢——
1995年1月28日,中德合資的杭州博世電動工具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選址杭州高新區,這個總投資近三千萬美元項目,成為我國當時電動工具行業最大的一個合資項目;2002年10月,諾基亞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正式落戶,重點開發軟件和面向三代移動網絡的平臺技術……此外,隨著華為、UT斯達康等在當時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金鳳凰”落子杭州高新區,兩區合并后的第二年,信息產業長廊在錢江南岸崛起。
據杭州日報報道,2006年,杭州高新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已經變“引資”為“選資”,以“質”“量”并舉,以“質”為主的策略,大項目引進落戶數穩定增長,資金到位率和投資密度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僅2005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就有82家,合同利用外資53668萬美元,占全市相應比例的13.40%;實際利用外資25616萬美元,占全市相應比例的14.66%。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杭州華為3com在該區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華為公司又與該區簽約建設華為杭州研發中心項目。此外,博世電動工具(中國)有限公司、杭州大和熱磁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也在此時進行增資,撒下重金投資杭州高新區的未來。
2006年4月,高新區(濱江)又迎來了一位貴客——“網易”。創始人丁磊透露,這次簽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早在2005年10月,網易派出的“小部隊”在杭租用了2000多平方米的寫字樓,“與高新區接觸后,我發現找到了網易想要的發展新空間。”簽約儀式上,當時只有35歲的丁磊,身著橘黃色毛衣,朝氣逼人。
如今,像網易、賽諾菲、新華三、海康威視一樣引進培育的企業,都在杭州高新區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而杭州高新區也得益于產業生態的不斷完善,實現了產業發展、人才集聚、城市能級不斷提升的融合態勢。
疫情之下,“國際濱江”引資“磁力”緣何持續增強?
2020年“風急浪險”,但杭州高新區引資的“磁力”不減——今年1-10月,杭州高新區實際利用外資7.05億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0.23%,其中制造業外資3.64億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8億美元的130%。
令人振奮的消息接踵而來。10月30日,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10個項目簽約落點,項目囊括了醫療互聯網、智能制造、新電商等產業領域。此舉也標志著大門越開越大的“國際濱江”,正式推進自貿試驗區濱江子片區建設。
當天,高新區(濱江)還舉行了擴大有效投資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其中產業投資項目9個,包括螢石網絡智能家居項目、趣鏈科技區塊鏈項目,以及光云科技、長典醫藥、銀江股份、高新興創聯四企聯建項目等。
無論是自貿區濱江子片區項目簽約還是擴大有效投資項目開工,圍繞杭州高新區主導產業,做強產業鏈、做優產業生態的趨勢已經非常明晰。
“相比政策錦上添花,企業更看重區域產業生態好不好、政府服務效率高不高,這些事關企業未來的發展。”高新區(濱江)商務局負責人說,高新區自主培育的企業裂變項目,能不能留得住、發展好,也考驗著杭州高新區承接服務的能力。“如今的招商工作并非單打獨斗,好項目的招引,更多是政府組團服務的結果。”
一流產業生態、一流營商環境贏得企業和資本青睞。
得益于三十年來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的路徑選擇,創新能力強的優質企業,也成為“引資”的主力,通過增資擴股、融資上市等方式,不斷擴大投資規模。比如,啟明醫療、口碑網、諾輝健康、網易有道等通過拓展業務擴大了投資,今年1-10月,外商投資企業增資項目72個,合同外資9.3億美元。
此外,在積極“引資”方面,高新區(濱江)也未曾因疫情止步,該區通過“云上洽談”方式抓好產業鏈項目招引,從“服務不下線”到“云招商”,通過精準對接和全方位的服務,僅在今年1-10月,杭州高新區有90家外資企業在高新區(濱江)落戶。
企業“引得進、留得住”,更離不開全方位暖心高效的服務。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斷了意大利企業世亞德機械工程(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回到中國的腳步,項目推進遇到很大阻礙,杭州高新區第一時間幫助企業高管完成外國來華入浙的申報手續,幫助企業聯系包機落地回國及隔離等相關事宜。前幾天,該企業送來了一面錦旗,這面旗幟就是“高新服務”的見證,也從側面反映了杭州高新區在提升企業獲得感、提振企業長遠發展信心的不懈努力。
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點上,杭州高新區將通過招商引資、引育并舉的途徑,補強產業鏈條、打造更優產業生態,讓“國際濱江”開放的舞臺更大,發展的機會更多,邁進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視野更開闊。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為民企減包袱注活力 杭州高新區(濱江)(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