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41城 杭州科創有哪些機遇?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1/1/8 11:26:46
(原標題:“長三角”41城,杭州科創有哪些機遇? 記者:吳靜)
近日,科技部印發了《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意在持續有序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
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一年來,長三角城市紛紛出臺實施方案,杭州更是全面拓展長三角一體化“朋友圈”,從杭州都市圈“六兄弟”到長三角“三省一市”41城,為實現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貢獻“杭州力量”。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的發布,對杭州而言又有怎樣的機遇呢?
協同科技創新,杭州已有4大省級實驗室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講究一個詞:協同。
在協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方面,《規劃》要求,統籌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聯合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協力提升現代化產業技術創新水平。
加強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建設。鼓勵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在科技前沿、共性關鍵技術和公共安全等領域集中優勢科技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共建一批長三角實驗室,支持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加快發展。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17日,在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浙江大學牽頭建設的良渚實驗室落子浙江大學醫學中心,良渚實驗室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同時,省委、省政府下發通知,建設之江實驗室、良渚實驗室、西湖實驗室和湖畔實驗室等首批4個浙江省實驗室,每家省實驗室平均總投資為5年100億元左右,四大實驗室5年總投資約400億元。
“四大實驗室”的布局非常清晰:之江實驗室牽頭建設智能科學與技術浙江省實驗室;阿里巴巴達摩院牽頭建設湖畔實驗室,聚焦“互聯網+”科創高地建設;浙江大學牽頭建設良渚實驗室、西湖大學牽頭建設西湖實驗室,聚焦生命健康科創高地建設。
此外,《規劃》明確鼓勵三省一市立足優勢學科和研究力量,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領域,主動發起和聯合承擔若干個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發揮G60創新資源集聚優勢,推進開放創新
《規劃》提出,一體化推進創新高地建設。增強南京、杭州、合肥等區域中心城市創新能力,提升蘇浙皖區域創新發展水平,與上海共同打造長三角科創圈,構筑形成優勢互補、協同聯動的科技創新圈和創新城市群。
截至2020年11月底的數據顯示,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財政收入已從占全國1/15上升到占全國1/12;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萬多家,占全國近1/10;科創板上市企業47家,占全國超1/5。G60科創走廊已成為長三角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源。
在聯合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方面,《規劃》明確,發揮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的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先行先試一批重大創新政策,協同布局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和研發平臺,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在共同推進開放創新方面,《規劃》提出,共建多層次國際科技合作渠道、協同實施或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加快聚集國際創新資源。加強各類創新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浦江創新論壇、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制造業大會、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的國際化效應,打造全球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交流與合作平臺。
而在構建開放融合的創新生態環境方面,《規劃》鼓勵開展創新政策先行先試。鼓勵三省一市共同設立長三角科技創新券,支持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實現企業異地購買科技服務。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長三角“科技創新券”服務資源共享程度正穩步提升,有力地促進了長三角地區技術資源的交流與互通。截至目前,長三角城市群共有41個城市,其中30個城市推出了科技創新券。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共同體
《通知》要求,長三角城市要以加強長三角區域創新一體化為主線,以“科創+產業”為引領,充分發揮上?萍紕撔轮行凝堫^帶動作用,強化蘇浙皖創新優勢,優化區域創新布局和協同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開放合作,著力提升區域協同創新能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原始創新動力源、融合創新示范區、開放創新引領區。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目標非常明確:到2025年,形成現代化、國際化的科技創新共同體。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規劃、政策的協同機制初步形成,制約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行政壁壘基本破除。涌現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型企業家和創業投資企業家,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長三角地區合作發表的國際科技論文篇數達到2.5萬篇,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35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3萬件,長三角地區跨省域國內發明專利合作申請量達到3500件,跨省域專利轉移數量超過1.5萬件。
再長遠一些,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共同體。一體化的區域創新體系基本建成,集聚一批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各類創新要素高效便捷流通,科技資源實現高水平開放共享,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大幅躍升,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的引領者、國際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世界科技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的戰略支柱。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浙大杭州科創中心建設“快馬加鞭”(06/19)
- ·疫情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方向(04/20)
- ·嘉興嘉善經開產業新城打造長三角瞪羚型(11/26)
- ·科創板首批杭企“尖子生”分享“考經”(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