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三大主題年 揚帆新征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1/2/2 14:45:14
(原標題:高新區(濱江)三大主題年 揚帆新征程 記者:孟嬌 高新區(濱江)報道組:宋桔麗 通訊員:肖鱈桐)
GDP同比增長7.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兩位數領跑……這是2020年高新區(濱江)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交出的高分答卷,其中,GDP增速高于全省3.6個百分點。
一鼓作氣,乘勢而上,“跑”得快的高新區(濱江),仍在不斷加快腳步,加大步伐——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建設大提速,北航杭州研究生院結頂,濱盛路下穿隧道完工,全省首個產業社區掛牌成立……新年伊始,以“開年即開工,開工即開戰,開戰必獲勝”的奮斗意識,開足馬力、全力以赴,奮力書寫高新精彩。
2021年,是一個繼續昂揚向上的年份。隨著濱江區委五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和兩會的相繼召開,高新區(濱江)已經明確解題思路——通過開展“三大主題年”活動,即推進“重點項目提速年”,推進“重大改革攻堅年”,推進“基層組織提質年”,謀劃布局重大創新平臺、重點產業項目、重要改革舉措,著力在項目提速、改革攻堅、基層組織提質等方面形成標志性成果,全力確保“十四五”開門紅,錨定“世界一流”,打造“三個濱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打響“重要窗口”的高新品牌。
高新速度 聚力“重點項目提速年”
1月4日,新年開工第一天,高新區(濱江)黨委書記王敏帶隊走訪企業,為大華股份、網易、新華三和海康威視等企業,送上代表人才房的“金鑰匙”。此舉彰顯了高新區(濱江)重視人才、重視企業,積極構建創新生態的決心,也拉開了“三大主題年”活動的序幕。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高新區(濱江)如何錨定“世界一流”、打造“三個濱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答案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
在剛剛過去的一月,聚力“重點項目提速年”,高新區(濱江)一大批重點項目已經落地生根。在白馬湖畔,北航杭州研究生院項目已經順利結頂,昔日平地已具高校形態;在錢塘江邊,濱盛路下穿隧道的完工,將杭州奧體博覽城各大場館“串珠成鏈”。
而自去年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濱江區塊正式啟動后,隨著36條政策措施和創新清單發布,首批18個項目現場簽約,自貿試驗區濱江區塊正式邁入高水平建設階段。
創“高新速度”,高新區(濱江)一直保持著一股勁頭,去年,高新區(濱江)全區上下狠抓有效投資不放松,新開工19個產業項目,同比實現翻番;落點25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創歷史最高。僅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落點的7個新制造業項目,總投資就達470億元。
而今年,高新區(濱江)為自己定下的“行動計劃”是,要加快既有產業項目落成投產,打好有效投資翻身仗,更要全力攻堅亞運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以赴確保所有項目高質量如期建成,把濱江打造成為杭州的“城市封面”;全面梳理擬落點項目和在建項目進度,強化清單管理、掛圖作戰,確保“謀劃儲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投產達效一批”,實現產業鏈招商、項目落地、要素保障、亞運場館建設、基礎設施和數字基建“六個提速”。
比如,在產業鏈招商提速方面,該區將聚焦產業鏈上下游和龍頭企業衍生裂變項目,在智能物聯、數字健康、數字制造等項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著力引進一批標桿性、引領性的“龍頭項目”特別是制造業大項目,加快形成更高能級的產業集聚。
而在項目落地提速方面,高新區(濱江)建立重點項目聯系機制和專班專員全程服務制度,形成“項目化實施+專班化推進”大抓項目的濃厚氛圍,破除項目推進過程中的流程性堵點和體制性障礙。
高新示范 聚焦“重大改革攻堅年”
前不久,2020年度浙江省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評選出爐,高新區(濱江)推進知識產權集成服務改革榮獲改革創新優秀實踐案例;而在1月19日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新年首場發布會上,自貿區濱江區塊的全球產業科技發展與科創服務平臺列入“十大成果”。
改革是高新區(濱江)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僅在去年,高新區(濱江)就梳理了一系列改革經驗,包括探索區域深度融合的濱富特別合作區建設、探索訴源治理的“一碼解糾紛”平臺、探索教育創新生態的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建設以及提升數字化政務服務的行政服務中心“去中心化”改革等等。
聚焦“重大改革攻堅年”,今年,高新區(濱江)將以數字化為牽引撬動各領域改革。主要是進一步理順“全區一盤棋”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注重系統集成,把握“民生福祉、城市能級、創新生態”三個維度的定位,強化“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治理理念,推動改革再創新優勢、再造新樣本。
在該區重點開展的六個方面系統性改革中,有不少改革已經實現了“先人一步”。以改革優化系統治理總體方案就是其中一例。
在集聚著阿里巴巴、網易、華為杭州研發中心等創新企業的互聯網小鎮中,不到3平方千米的區域中,每天有9萬多員工上下班,早晚高峰、甚至夜高峰不斷考驗著這片創新高地的交通治理水平。
對于人才而言,時間就是成本,打通交通堵點,事關營商環境的提升,也事關城市能級,城市大腦濱江平臺以區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開展全域智慧交通綜合治理,目前,該區塊交通擁堵情況已得到較大改善。
改革的背后,實則是治理理念的重塑,以龍湖天街、浙大二院區塊的智慧交通綜合治理為例,將交通數字化治理釋放出來的空間資源讓給美化綠化,實際上也是加快構建與城市功能定位相適應、人民群眾期盼相符合的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
此外,高新區(濱江)還將以改革吸引全球人才資源。人才是高新區(濱江)保持創新活力的重要資源,為解決人才安居和“一老一小”的問題,讓人才無后顧之憂,高新區(濱江)將持續深化人才安居改革,啟動“人才房三年倍增計劃”,力爭2023年底人才房增至1萬間,探索“住創一體”的人才綜合體建設。落實人才子女入學優待政策,做優“1+X”課后托管服務,推廣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辦園模式,加快建立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持續完善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服務體系,深化區域高水平醫聯體建設,推廣“多代同樓”特色醫養模式。
濱江答卷 聚能“基層組織提質年”
成事之要,關鍵在人。
去年,該區圍繞“世界一流”“三個濱江”的建設要求,提出了“創新、改革、開放、產業、城市、文化、治理”七個先行示范,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高新區(濱江)黨委書記王敏表示,社區干部不但要全心全力服務“七個先行示范”,而且要堅定不移錨定“治理”主戰場,奮力跑好治理體系現代化第一程。
1月12日,高新區(濱江)全面開展為期三天的新一屆社區干部第一輪培訓,高新區(濱江)黨委書記王敏對新一屆社區干部“上崗第一課”開班動員。
這次會議,既是給社區干部鼓鼓勁,也希望社區干部能夠找準坐標,認定方向,掌握方法,干出新氣象。
1月14日,該區西興街道、長河街道和浦沿街道新一屆社區干部紛紛簽訂責任書,圍繞數字賦能基層治理、生活品質提升、美麗杭州建設、三產發展等方面立下“軍令狀”,履職踐諾,力求交出一份亮眼的濱江答卷。
高新區(濱江)既是行政區,也是新城區,更是國家首批、浙江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基層組織既要服務本地居民、也要服務外來人才,更要主動成為不斷吸引和融合全球人才的重要載體。
近日,高新區(濱江)開啟了“產業+社區”的基層治理新探索,在物聯網小鎮正式啟動了全省首家產業社區。物聯網產業社區有公共服務、生活服務與商務服務三大功能布局,打破了地理邊界,實現了空間開放和資源共享,在小鎮區域內構建了15分鐘生活圈、15分鐘醫療圈、10分鐘健身圈和10分鐘閱讀圈。
產業社區還設置了政治生活、社區學院、紅智學堂等黨建陣地,同時,根據黨組織、自治組織、公共服務工作站“三位一體”組織架構,成立了物聯網產業社區黨組織、治理委員會、新階層自治聯盟。
將社區服務功能嫁接到產業園區,將產業空間和城市的各個層面融合起來,產業社區的成立就是基層組織聚焦“行政區、新城區、高新區”三個維度,把握“三對關系”的效能再提質。
去年,高新區(濱江)吹響“基層組織建設年”的號角,今年,高新區(濱江)繼續鞏固成果,推動“基層組織提質年”,著力補齊短板弱項、打響特色品牌,力爭基層組織面貌煥然一新、全面引領發展,實現基層黨建、清廉建設、社區治理、隊伍建設、黨建品牌和數智黨建“六個再提質”。
以社區治理再提質為例,今年,高新區(濱江)將開展全區社區規劃,推進社區運行機制改革,推進社區美好生活共同體全域覆蓋,建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做實全科網格、做強“四個平臺”,優化風險預警處置機制。
此外,在數智黨建再提質方面,高新區(濱江)融合基層組織政治優勢與數字技術先發優勢,積極探索數字賦能基層黨建新路徑,強化數據驅動、業務協同,破解黨建工作中痛點難點問題,大力提升基層組織服務效能。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高新區(濱江)發布支持瞪羚企業發展(12/21)
- ·抱定初心爭朝夕 杭州高新區(濱江)如何(12/09)
- ·杭州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10個項(03/18)
- ·杭州高新區(濱江)全面推進企業服務“互(03/12)
- ·杭州高新區(濱江)加快研發型人才培養再(11/19)
- ·杭州高新區(濱江)定下新目標 2035年建(11/18)
- ·杭州高新區(濱江):打造“沒有圍墻的孵(10/10)
- ·杭州濱江“速度”:數讀一座科技新城的(09/25)
- ·杭州濱江“高度”:創新為先 鍛造國際化(09/25)
- ·杭州高新區(濱江)引入最強大腦 賦能數(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