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慈湖水庫工程開建 打造省內最大灘涂生態湖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11 9:25:37
新慈湖水庫工程今日開工
打造省內最大灘涂生態湖 曹娥江引水工程的接納體
著眼長遠戰略謀劃

慈溪水資源十分緊缺,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為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而與之同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水資源供應更具保障性。為克服這一瓶頸問題,自“八五”規劃以來,鄭徐水庫工程作為水源工程項目的構想就已提出,并被定位為整個寧波區域規劃建設的重要供水工程項目。工程事關慈溪乃至整個寧波市水資源供需的長遠平衡,建設意義十分重大。為此,慈溪做了大量的調研、論證等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在徐家浦圍涂區塊已經建成、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即將全面建成并通水的前提下,加快推進新慈湖(鄭徐水庫)建設凸顯其緊迫性。
為慈溪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水資源保障
被提升到戰略資源高度的水資源短缺歷來是影響慈溪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2003年至2004年期間慈溪遭遇百年一遇大旱的場景記憶猶新,今年年初西南大旱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聲聲警鐘。據《慈溪市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數據預測,現狀工況條件下,若完全由境內優質水資源負責供應慈溪所有的生活和工業用水,預計在各規劃水平年則都將出現缺水狀況,其中2010年缺水2500余萬方,2015年缺水6300余萬方,2020年缺水更是將達1億方以上。幸甚的是,這一問題已被慈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并總體按照“外引內治”方略予以統籌解決:其中“外引”主要指通過與周邊地區協調,通過新建境外引水工程項目的實施,有效增加慈溪的水資源供應總量。“內治”主要是逐步限制與壓縮工業用水,相應地置換出一定數量的優質水資源,保持慈溪水資源供需的動態平衡。
新慈湖(鄭徐水庫)工程的建設,既是慈溪積極實施“外引”方略——引入曹娥江來水并蓄積利用的成果,又是慈溪積極實施“內治”方略——置換優質水資源的基礎項目。如此大規模的投入、大手筆的布局,是慈溪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民生水利、促進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之舉,是優化水資源配置基礎設施的重大戰略性舉措。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外引”“內治”方略的推進,新慈湖(鄭徐水庫)工程等新建水庫工程的投用,慈溪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保障將更為堅實。
今天,是慈溪歷史上必須記載的日子。概算投資8.5億元、總庫容達4270萬方的新慈湖(鄭徐水庫)工程,在經歷10余年的調研、謀劃、籌備后,今天正式開工建設。它既是慈溪歷史上最大的水庫建設工程,也是即將建成通水的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的調蓄接納體,被列為寧波市及慈溪兩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它的建設事關慈溪乃至整個寧波市水資源供需的長遠平衡,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區域生態、水利和水資源格局,是保障慈溪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意義十分重大。
新慈湖(鄭徐水庫)工程的提出、規劃、立項到建設,備受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早在“八五”期間,就提出了在慈溪東部沿海鄭家浦與徐家浦圍涂區內建設水庫的設想,經過多年的論證、規劃和設計,如今在上級各相關部門及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今天新慈湖(鄭徐水庫)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