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邁向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6/9 10:44:25
七千年前,寧波先民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開啟了搏擊大海的征程。
上世紀70年代,黨中央決定開發建設寧波港。從此,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成為貫穿寧波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一個戰略任務。2011年,浙江海洋經濟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身處浙江海洋經濟核心區,寧波又被推到了時代的最前沿。
一組數據見證了寧波這個港口城市的無限活力:過去五年來,寧波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四個“千億元”臺階,2011年達到601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432億元和658億元,工業增加值總量躍居全省首位。
輝煌成就面前,歷史的轉折與機遇讓“寧波活力”再迸發。
寧波這艘巨輪將駛向何方?寧波該打造怎樣的“強港強市”?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定位一個城市的明天,需要有國際化的高度和視野。寧波市委向全市人民提出要“思進思變思發展、創業創新創一流”,并作為寧波新一輪發展的精神動力。寧波正以昂揚的斗志,站立在一條新刷的起跑線上。
在寧波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一幅幅美好藍圖擺到了所有寧波百姓的面前:通過五年的奮斗,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努力成為發展質量好、民生服務好、城鄉環境好、社會和諧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范區。
“兩個基本”在內涵上是一致的,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實際上就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寧波表述”,體現的是現代化的“寧波特色”。
目標既定,寧波振奮精神邁開通向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堅實步伐——
轉型升級 科學發展
高質量的經濟,是城市運轉的強大動力,也是塑造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基建工程”。
過去五年,國內外發展環境深刻變化,寧波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實施“六大聯動、六大提升”和“六個加快”發展戰略,全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2011年,城市化率達到68.8%,在全省率先進入城鄉全面融合發展階段。全市人均生產總值按常住人口計算超過12000美元,有5個縣(市)區和開發區的財政收入進入百億元俱樂部。
作為沿海發達地區,寧波也面臨著發展空間、要素保障等制約,倒逼寧波放棄片面地追逐GDP,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經濟更有質量的增長。
在杭州灣新區,今年1月新開工建設的上海大眾30萬輛整車項目進展迅速。隨著上海大眾落戶,韓國萬都、法國佛吉亞、美國偉世通、日本矢崎等一批高端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也相繼前來,汽車產業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初顯雛形。
這是寧波實施“4+4+4”的工業轉型升級工程的巨大成效,一批產值超千億元的國家級產業基地方興未艾。相關統計顯示,去年全市“4+4+4”產業同比增長25.2%,高于規上工業產值增速3.1個百分點,絕對額已占同期規上工業的62.9%。
調結構、轉方式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經濟質量提升的根本之舉。寧波一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在首屆中國(寧波)智慧城市技術應用產品博覽會上,寧波綠色云計算產業基地等16個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達65億元。在首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上,又有24個海洋經濟項目落戶寧波,其中鎮海煉化一體化項目總投資達579億元……
去年10月,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在奉化湖頭渡的造船基地,兩艘全球首制海工船舉行命名交船儀式,“寧波船”首次進入國際鼎級海洋工程船領域。浙船在深耕的深海石油工程領域,屬于寧波“十二五”期間全力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寧波市規上新興產業產值達到6000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30%。
“十二五”開局之年,寧波工業經濟總量已躍上1.5萬億元新臺階,規上工業增加值躍居全省首位。還在一進一退之間,打出一套產業結構調整的“組合拳”,走上了新型工業化道路,最終實現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新興產業擴張與傳統產業提升“兩措并舉”,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
面向海洋 做大做強
海洋是寧波發展的最大空間,港口是寧波發展的戰略性、龍頭性資源,也是寧波打造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最為獨特的優勢和載體。
改革開放30多年,寧波建成了世界級的大港,并在港口后方培育出一條縱深20多公里的臨港產業帶,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到2011年,寧波港擁有330座生產性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大型深水泊位80多座,是中國大陸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貨物吞吐量達4.3億噸,居世界第五位,集裝箱吞吐量達1451萬標準箱,居全球第六位。
寧波將建設國際強港作為“六個加快”戰略的第一位,大力發展綠色臨港工業,構筑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加快建設“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從“交通運輸港”向“貿易物流港”轉型。
2011年,鎮海煤炭交易市場、余姚中國塑料城等14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實現交易總額超過2000億元,其中原油、鐵礦石、塑料、液體化工等品種市場交易量位居全國第一。2011年8月,備受關注的寧波大宗商品交易所掛牌成立。計劃經過5年努力,建設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多商品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最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獲國務院批準正式開放。開放區域涉及梅山島27公里海岸線,包括5個集裝箱碼頭泊位和2個多用途碼頭泊位……
如今,寧波建設國際強港,打造亞太開放門戶的步伐已然提速。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和日趨激烈的港口競爭,寧波港集團加大市場拓展力度。1至2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43.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2.2%。同時,該集團還充分發揮港外碼頭、無水港、船隊、車隊、興港平臺等綜合攬貨優勢,增強對腹地的輻射力和貨源控制力。
大港伴隨海洋而生。
寧波擁有海洋資源的組合優勢——1562公里岸線,占全省1/3;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516個,占全省1/5;可圍涂資源140萬畝,占全省1/3……寧波把目光投向了海洋這片面積相當于寧波陸域的藍色國土。
2011年,寧波海洋經濟生產總值達到959億元,形成了以臨港工業、港口物流為主導,濱海旅游、海洋化工等海洋高技術產業為引領,海洋捕撈、近海養殖為基礎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成為經濟發展一大亮點。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創業人員年輕化成為趨勢(10/28)
- ·中介服務業助力杭州江干區樓宇轉型升級(10/08)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