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寧波經濟如何打造新優勢?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1/10 11:16:02
“面對激烈的區域競爭和有限的環境容量,我們靠什么擺脫傳統發展方式的‘路徑依賴’?靠什么開辟新的發展空間?靠什么重鑄寧波新的競爭優勢?就是要靠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輝忠在市委十二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說。
寧波經濟如何重鑄新優勢?昨天,記者帶著有關話題采訪了相關研究人員。
一問
寧波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為何創新轉型仍迫在眉睫?
改革開放以來,“寧波號”經濟航母乘風破浪前行。去年,寧波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工業總量達1.5萬億元以上。然而,在資源、環境、勞動力成本等制約加大的背景下,過去主要靠出口拉動的發展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
“生態倒逼、要素倒逼、產業結構倒逼,這三個疊加效應,使當前寧波的經濟恰似面臨著‘發展懸崖’。”長期研究區域經濟的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三處處長農貴新在接受晚報記者采訪時,開門見山,“要解決這‘三個倒逼’,經濟必須轉型。如果不強化創新驅動、加快轉型發展,寧波經濟就無法可持續發展。”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建新博士從國際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來分析,也印證了上述觀點。
方建新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明顯放緩、不確定因素很多、國際市場競爭日趨加劇,強化創新驅動、加快經濟轉型可謂形勢所迫。
“與先進城市相比,寧波發展的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上,而且更多地體現在產業層次、資源利用效率和發展質量效益上。這幾年,寧波GDP為何被大連、南京、武漢等城市超越?其主要原因是吸引外資大項目、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方建新稱。
“我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從全球的視野、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強化創新驅動、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堅決擺脫傳統發展路徑依賴,探索開放型經濟、民營經濟、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新路子。”昨天,王輝忠書記在會上擲地有聲。
二問
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寧波如何急起直追?
深圳最初是一個科技創新資源“一窮二白”的城市,沒有國家級科研院所,也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什么現在集聚了那么多的創新資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那么迅猛?寧波怎樣急起直追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衡量一座城市創新型建設的主要指標有R&D比重(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科技進步貢獻率、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專利數量等。”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建新博士向記者介紹,“寧波興建國家創新型城市,關鍵要靠政策、靠環境、靠機制。”
方建新、農貴新等人建議,下一步我們寧波要做的是改善創新環境,不斷制定扶持政策,加快體制改革,不斷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加強人才培育、引進、選用,推進產學研融合,加強金融創新,營造全社會的創新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創新資源是有限的,一定要把科技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決不能搞“普降細雨”。
專家建議,對于一般競爭性領域的產能擴張,政府財政投入要盡可能減少,把投入重點放在支持重大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文化,鼓勵創新創造,寬容失誤失敗,使崇尚創新、追求創新、敢于創新的職業理念,把寧波建設成為創新要素密集、創新活力迸發的國家創新型城市。
“現在,武漢、杭州等城市都在規劃建設‘未來科技城’。寧波不一定要像其他城市那樣建綜合性的‘未來科技城’,但可以根據寧波的科研基礎和產業優勢,打造寧波特色的‘新材料科技城’和‘海洋科技城’。”農貴新建議。
在他看來,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目前我市最有潛力的就是新材料產業。因為既有中科院材料所、兵科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機構,也集聚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高成長企業,形成了化工、磁性、合金三大新材料產業門類。去年新材料產值突破1000億元。寧波大學與國家海洋局合作,也在共建海洋學院。依托現有產業與科技優勢,通過若干年的努力,可建成國內外有影響的“新材料科技城”和“海洋科技城”,搶占未來新材料產業和海洋產業方面的制高點。
三問
老路子走不通了,寧波該怎么轉型?
當前,寧波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一系列困難和挑戰警醒我們,低成本競爭的發展路子走不通,以消耗資源、損害環境來換取發展的路子走不通,靠傳統支柱產業快速增長的路子也難以為繼,唯一的出路就要走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路子。
今后,我們該有怎樣的發展理念?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輝忠明確指出要樹立“三種理念”。
應對結構性減速關鍵靠創新
寧波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從二產逐步轉到三產上,結構性減速是難以避免的。應對結構性減速關鍵是靠創新,包括科技創新、企業制度創新、經營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等,使創新驅動成為寧波轉型發展的核心動力,成為追趕先進城市的重要法寶。
淘汰落后產能長痛不如短痛
調整產業結構本身就是“甘蔗沒有兩頭甜”,有得必有失。產業調整的過程必然會有陣痛,“長痛不如短痛”。要善于算“長遠賬”,下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即使犧牲一些GDP增速和財政收入,也要痛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為創新型發展騰出空間。
提高勞動生產率才有出路
寧波在今后發展中會面臨很多的矛盾和考驗,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流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與資源環境承載空間有限的矛盾,最重要的考驗就是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考驗。
“我們既要以產業結構的優化來促進勞動力結構的優化,又要把加快技術創新驅動戰略的重點,千方百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減少對低成本勞動力的依賴,減少對加工密集型低端產業的依賴。”王輝忠強調。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中國寧波網
相關閱讀:
- ·臺州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初顯成效(05/07)
- ·“新浙江現象”之特色小鎮:講述浙江改(03/29)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杭州西湖區著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03/08)
- ·嘉興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核定數居全省第(02/21)
- ·杭州古蕩街道大力發展樓宇經濟 打好轉(01/22)
- ·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02/19)
- ·李強:找到浙江經濟轉型的希望與未來(10/15)
- ·杭州3年建100個特色小鎮(10/09)
- ·現代服務業驅動金華永康經濟轉型升級(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