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寧波縣(市)區兩會·發展之惑:直面成長的煩惱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1/28 10:48:01
土地越來越少,環境承載力受壓,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產業層次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宏觀經濟形勢大不如前……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當下我市各地在發展路上所遇到的要素制約和結構性問題日漸突出,不少地方甚至進入發展“瓶頸期”。近期,在各縣(市)區陸續召開的兩會中,區域發展及困惑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首要話題。
近日,江北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目前江北區經濟結構不盡合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還不夠高,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壓力仍然較大。慈溪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慈溪市產業層次和整體水平不高,大企業和重大產業項目較為缺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與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并存,加快轉型升級任務仍很艱巨。“政府工作報告中,像這樣詳細地指出困難和問題,是前所未見的。”慈溪市人大代表羅國民說。
代表委員的提案也更加直言不諱。“要充分認識到環境污染已經到了民眾不能容忍,環境整治、生態建設已經到了刻不容緩地步。”鎮海區政協委員楊松君建議,石化工業要發展,但是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在慈溪市鄉鎮,空氣污染也時有發生。“歸結原因主要在于固廢垃圾處理的不規范,許多家庭作坊、小企業資金有限,會鋌而走險,做損人利己的事。”慈溪市人大代表宋菊萍建議,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加快工業垃圾場的建設,同時根據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垃圾運輸點,將有毒有害的垃圾統一運到工業垃圾場,確保這些工業垃圾處理無害化。
伴隨著土地市場的持續收緊,新增工業用地越來越少,在現有的資源上實現工業經濟的規模擴張和質量提升,成了當前社會的一道難題。對此,鄞州區政協委員李高建議,由區政府或區政府辦公室牽頭,建立由發改、規劃、國土等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或者聯合審批制度。對要求改造提升低效廠房的企業,及時審批處理,通過此舉切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象山港大橋通車后,象山進入“橋海新時代”,海洋經濟發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是該領域的人才顯得捉襟見肘。“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象山縣人大代表沈永平建議,政府要大力引進尖端人才,同時深化“象商回歸”工程,以良好的發展機會留住本土人才、吸引外來人才。
奉化市有生態優勢,但是工業經濟“軟肋”也很明顯。“不少工廠以煤和電為主要燃料,但是隨著節能減排的需要和煤、電價格上升,能源壓力增大。”奉化市政協委員董云岳說,翻閱資料后,他獲知天然氣具有綠色環保、價格經濟便宜、安全性高等優點,于是撰寫了《關于加快加大奉化市天然氣項目進度的若干建議》的提案。“既能節能降耗,保護環境,還能降低企業成本。”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中國寧波網
相關閱讀:
- ·杭州土地市場供應密集 勾莊新增大型商(09/25)
- ·新政之下杭州余杭土地市場走出獨立行情(09/18)
- ·底價成交增多 土地市場進入快速退燒階(09/11)
- ·土地市場連續退燒 房企拿地應悠著點兒(08/15)
- ·土地市場轉冷 7月多城市量價齊跌(08/13)
- ·杭州蕭山區下半年首場土拍 4宗地均未封(08/01)
- ·全國“地王”再易主 新世界97.92億競得(07/31)
- ·臺州土地市場迎出讓小高峰(07/24)
- ·6月嘉興土地市場上演“冰火兩重天”(07/09)
- ·上半年全國40城土地市場量縮價漲(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