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經濟“有質量增長”穩健開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4/25 13:20:41
雖然全球經濟的復蘇態勢依然疲軟,不確定性因素此起彼伏,但寧波經濟已經踏著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節奏加快奔跑。市統計局昨天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市經濟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回升勢頭,起步好于去年。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出口和消費這“三駕馬車”通過持續創新與轉型發展,持續增長步伐更加穩健從容。
“三駕馬車”腳步穩
去年此時,出口市場春寒料峭,寧波外貿企業訂單銳減,盈利下降。一年時間過去,不少企業發現“日子好過了許多”。今年一季度,全市出口額和引進外資額雙雙回暖。其中出口142.3億美元,增長7.1%,比去年同期回升2.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615.4億元,增長4.6%,比去年同期提高15.6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合同利用外資13.3億美元,同比增長15.8%;實際利用外資9.4億元,增長24%,分別比去上同期提高13.9個和15.1個百分點。
投資方面,規模穩步增長且出現新亮點。數據顯示,一季度,第一產業投資完成3.1億元,同比增長177.8%,第二產業投資完成220.3憶元,同比增長44.3%,第三產業投資完成492.8億元,同比增長13.8%。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向重點開發領域、新興重點產業和重點優勢項目傾斜,注重投資的“一流效率和一流質量”;民間投資活躍,完成368.9億元,同比增長37.3%。
在消費領域,雖然中央“八項規定”和倡導節儉消費對一季度的住宿餐飲和零售批發等傳統消費產生不利影響,但消費觀念的理性回歸,對附加值高、引領強的新興消費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等服務消費逐漸興起,一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保持了穩定增長。
轉型升級亮點多
進中求好,有量也要有質。
一季度我市經濟數據向好的背后,轉型升級亮點頻現———
江東區以“平臺經濟”為重點,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以船貨網、寧波航運訂艙平臺、“世界廢料網”等7大平臺為支撐的特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定價中心和結算中心;北侖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寶鋼金太陽示范工程,創建寧波進出口商品采購貿易改革示范區;慈溪重點推進生產自動化、現代化,億元以上的家電、軸承企業中,今年將有70%的企業完成自動化改造……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強化創新驅動、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決定》,各地利用倒逼機制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投資、生產和銷售不斷向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產業鏈條長的領域延伸。一系列提質“大手筆”推動一季度工業企業完成利稅總額175.2億元,其中實現利潤總額7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4%和63.0%,四分之三的行業實現效益提升;同時虧損企業虧損額和企業虧損面均有所下降。
新能源、新裝備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一季度,全市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87.8億元,增長9.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7.2%,貢獻率4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新產品產值548.2億元,增長15.7%,增速快于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10.1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為19.8%,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5%。
服務業成為三次產業中增長最快的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2.3%。交能運輸業實現增加值68.6億元,同比增長6%。寧波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15億噸,同比增長8%,比去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03.7萬標箱,增長9.3%。
回升基礎需夯實
發展勢頭向好跡象明顯,但支撐經濟回升的基礎仍需繼續夯實。
市發展規劃研究院專家分析認為,經濟持續回升尚有以下隱患:一是增長動力缺乏可持續性,目前工業生產主要屬于恢復性增長,其利潤提高主要是財務費用減少,而不是盈利水平提高。二是市場需求不容樂觀,3月份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增幅為-13.9%,表明國際市場需求恢復有限,加上貿易保護主義時有抬頭,我市出口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在收入分配改革未有大的突破之前,我國內部市場需求空間同樣有限,企業擴產不能輕裝上陣。三是企業運營壓力較大,1-2月我市規上工業人均勞動報酬增長17.6%;企業實現利潤總額較2011年同期仍有一定差距;企業融資壓力依然較大。
對于下階段我市經濟發展,上述專家認為,首先要提高經濟調控政策的針對性,優化資金支出使用效率。其次要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有效性,把擴大投資與擴大內需和創新驅動發展結合起來,抓緊謀劃生成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三是充分利用資源要素、市場約束等倒逼機制,不失時機地推進轉型升級,出臺扶持政策意見和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扶持發展基礎好、市場前景廣、關聯效應大的戰略性產業;加快淘汰一批落后產能,有序推進產業梯度轉移。
四大問題主導未來經濟回升
分析一季度國內經濟形勢,市發展規劃研究院相關專家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總體上將是一個弱復蘇態勢,不大可能出現大幅度回升,也不可能出現大的回落。對于影響下階段經濟走勢的因素,專家認為需關注四個問題:一是房地產市場調控;二是全球貨幣寬松、資源價改等導致的通脹重啟;三是金融市場風險尤其是地方債務、“影子銀行”以及國際熱錢沖擊風險;四是突發性因素影響。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寧波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
- ·充分釋放浙江數字經濟動能(03/11)
- ·“雙十大”項目成杭州瓜瀝產業轉型升級(03/04)